這部電影非常難以文字恰當地表達出來,

就如同這場山難幾乎不可能透過螢幕真實呈現一樣。

那為什麼寫?

因為昨晚電影院裡那種觸不到的極寒深入骨髓,

被世界遺棄的足跡旋即淹沒在暴風雪中,

無聲無息,卻如火燒般深深烙下了。

 

根據1996年史上最大規模的聖母峰山難改編而成(8人死亡),卻沒想到在電影開拍的2014年,聖母峰大雪崩、尼泊爾大地震,罹難人數(16/18)都駭人地超越了1996。1996年,歷史上聖母峰最擠的那一年,同時有紐西蘭嚮導RH的隊伍"冒險顧問"、美國嚮導SF的隊伍"山癡"、印度隊、南非隊和高銘和領軍的台灣隊預備攻頂。在攻頂前的預備訓練中發生了冰瀑塞車的驚險狀況,在眾人冒著低溫排隊橫越鋁梯之際,"冒險顧問"一名成員差點摔落山溝。紐西蘭嚮導RH於是召開會議,希望能協調出各隊分批攻頂的理想時機,而不是大家都擠在5月10日那天,搞得聖母峰上大塞車,徒增眾登山好手的生命危險。不料所有人各執己見,協調破裂。

 

"冒險顧問"和"山癡"都是所謂的商業登山隊,意即繳交高額團費,嚮導就能帶客戶攻頂。其中,"冒險顧問"高達65000美元的費用是市場最高價價。"冒險顧問"嚮導RH本身是已數度攻頂、眾所皆知的好手,但他的隊伍中有三人從未攀登過八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山癡"嚮導SF則是皆以無氧狀態創下K2和聖母峰的攻頂紀錄。(八千公尺以上區域稱為死亡區域,幾乎沒有人能不靠氧氣筒行動,但SF兩次攻頂K2和聖母峰皆未使用氧氣筒)。即便如此,商業登山隊仍是極具爭議的。"冒險顧問"隊員能力參差不齊,且每一名商業隊員就需要兩名雪巴幫手,那天的聖母峰比想像中還要擠上很多。不計雪巴幫手,就高達三十餘人。但當日同樣攻頂成功的高銘和這樣說:「天氣好的時候,聖母峰擠上百人也不一定出事;但天氣差的時候,就算山上人很少,仍可能發生很大的意外。」是的,天氣

 

部分登山隊員在下午兩點鐘前就完成攻頂,(不可思議!他們全是午夜就出發的!)而不成文的規定則是:「無論下午兩點是否攻頂成功,都必須即刻下山。」根據當年"冒險顧問"隊員、小說"聖母峰之死"作者的說法,他下午一點十七分攻頂成功,在世界最高峰頂停留不到五分鐘便立刻下山,卻在只容得下一人側身通過的希拉瑞階梯遇上了大塞車!十數名登山客正在浪費時間和氧氣、排隊等待通過希拉瑞階梯。下午三時下攀到南峰,這時標高8510的洛子峰湧上縷縷迷霧,一步步向聖母峰頂逼近。天氣不像一兩個小時前這麼晴朗了。這時,早已完成攻頂的紐西蘭嚮導RH正在協助第二次攀登聖母峰的美國人Doug舉步維艱地再次往頂峰走去。事實上,D當時的身體狀況相當勉強,而RH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和理性。他原先堅持所有人必須在兩點前下山,這妥協讓他們都付上了生命的代價。

 

關於這場山難,前後共有四批人馬相繼出書重提舊事。但無論如何,就像歷史是得勝者寫下的一樣,山難也是由倖存者定調的。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人體在海拔八千公尺以上受到低壓缺氧極度壓迫的生理反應,失去意識、判斷力和行動能力正是其一。活下來的人各執一詞,至於亡者,他們的故事又是甚麼呢?他們真正經歷過的,除了極地氣候帶來的極度殘酷,還有人性的最低底線。當隊友說我下去拿氧氣瓶給你,除了只能信任,心裡是否也為著心知肚明的去而不返預備著自己的死亡?寒冷是一定的,但是那種孤獨、無助、毫無盼望,實在令人難以想像。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無論擁有多少資訊,都不可能還原現場,只能做為參考。因為死者無法為自己發言,即便是倖存者也力有未逮,而其他人當時不在那裏。」

 

這部電影對人性的黑暗面探索得不多,儘管多年後仍有許多當事人為此事件爭鬧不休。事實上,在最惡劣的情況下,資源的搶奪可能因著再合理不過的求生意志而發生。「你的狀況較差,而我的氧氣用完了。你有氧氣也不一定活得下去,而我拿了你的氧氣就能安全下山,正是所謂資源的最大發揮。否則我們會一起死!」無論真實情況為何,旁人都無從判斷。電影裏頭,RH為了幫助Doug完成夢想,遲至下午四點還在進行攻頂;完成攻頂之後,D狀況奇差無比,RH請求支援,另一嚮導Guy建議RH自行下山,RH卻認為仍有機會不願放棄D。自知無力安全下崗的D鬆開了自己的安全索(電影情節,實有失溫失足兩種不同說法),好讓RH能夠全身而退。但天氣異常惡劣,即便是RH這樣的好手也舉步維艱。同為"冒險顧問"成員的Harold冒死前往搭救,最後卻再也沒有回來。

 

如果當初不開放這麼多支隊伍入山就好了!

(據說只有台灣隊按法令申請到一季一梯的登山許可)

如果體力不支的人在攻頂前就放棄就好了!

(許多人完成攻頂,卻在下山途中不慎失足或失溫而死)

 

人太多?山上太擠?(至少五十人以上)

兩隊雪巴幫手不合?(以致到現場才發現希拉瑞之階的繩索根本尚未架設完成)

太晚攻頂?太晚下山?天氣太差?體力耗盡?高山症?判斷錯誤?同情心作祟?太過自信?

 

無論是甚麼原因,1966的聖母峰漠然無聲地奪走了八條人命。

聖母峰確實具有說不出的致命吸引力,許多人前仆後繼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這場山難竟也犧牲了Rob Hall和Scott Fisher這兩位最不可能犧牲的箇中好手。

Rob Hall and Jason Clarke

 

 

我個人覺得電影拍得相當好!這不是個容易精彩的題材。無邊無際的雪白、無聲無息的極限運動,(儘管電影中仍保有許多對白,但實際的攀登行動非常靜默,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如此),最後又是個大悲劇,這個故事究竟該如何講述?又當從哪裡說起?但導演的敘事能力一流,整部電影節奏緊湊毫無窒礙。雖然不可能到這麼高,但實地拍攝確實使得無論是冰瀑、鋁梯、希拉瑞之階,都盡可能切合原貌,看來真的相當貼近登山者實地拍下的記錄,只不過實地仍然可怖上百倍!說是登山路線,事實上根本不成路也不成線。從登山客所提供的實況錄影中,可看到他們從一塊塊極其巨大的雪塊一步步小心翼翼地移動到另外的一塊塊巨大雪塊上,雪塊與雪塊間盡是深不見底的山溝。見底的,摔下去雖然不見得馬上死亡,卻絕對沒有人有能力採取救援,最大的可能是在山溝底部慢慢地孤獨死去,唯一的安慰是意識不會清楚。雪塊上沒有任何著力點,登山客只能用雪斧、釘鞋深入雪塊當中作為支撐。這類型的活動,即便是在常溫下進行,都可稱之為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此時此地溫度低達攝氏負六十度。

 

另外,電影對雪巴人著墨不多,可能因為當時真的太擠了吧!事實上,雪巴人常常置身於比登山客更加危險的景況中。一名專業嚮導一季可能來回攀爬聖母峰數次,而雪巴人則是數倍之多,可能高達三四十次。雪巴人負責載物負重、預先架設繩索,好讓登山客能更輕鬆、直接穿越許多危險地帶。在攻頂的極少數人當中,曾有一名雪巴人寫下十度無氧攻頂的驚人紀錄!而攻頂次數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則是一名曾經21次成功攻頂的雪巴。非常驚人吧!(網路上還找得到他某次攻頂時錄下的影片喔~)

 

稍微閱讀過部分中英文相關資料後,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已經盡可能地追求貼近現實。放棄傳統災難片那種灑狗血的激情,卻從這樣相對冷靜的敘事方式中,成功引發觀眾對此事件和相關議題的思考與關心。(至少我是如此,好幾天出不來)

飾演RH和SF的兩位主要演員相當稱職。從眾人的紀錄中拼湊出RH的至高才能和人性關懷,他身上散發出的溫暖,在極地中顯得極度可貴。電影為此多有著墨,其高貴卓越的領袖特質嶄露無遺。SF也是奇葩中的奇葩,曾經無氧登上世界第二(K2)、第四高峰,(皆為全美第一人),以及聖母峰。最後卻因為連日帶客戶來回奔波導致身體不適,太晚攻頂(下午3:30)、體力不支、高山症發作,死在他曾經熟悉的希拉瑞階梯上。傑克葛倫霍恰如其分地演繹了這一狂人。這兩位識途老馬的逝去也是1996年聖母峰山難最令人惋惜之處,所有的觀眾似乎都被困在那下午五點鐘無端襲來的狂風暴雪中,對故事主人翁投射出的最後一線希望,終究還是被埋葬在聖母峰之巔。

 

值得嗎?我想這是許多觀者的共同疑問。但,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有兩種極端對比的答案。對Doug來說,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了!從現實的各個角度來說,他都不可能第三度嘗試攻頂,他不惜代價就是要攻頂的決心可能大於他對死亡的恐懼。也許對很多登山家、夢想家來說也是如此,每次的攻頂都累積了相當多客觀、外在、以及人力無法控制的因素,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何時還會再有?終於完成五大洲七座最高峰紀錄、卻在下山途中失溫而死的日本好手難波康子,葬身在夢想之地,她會覺得自己死得其所嗎?那沒有攻頂成功卻失去雙手和鼻子的Becker呢?

我覺得就算是RH和SF這樣愛山成癡的好手,他們也絕不打算不惜一切代價來成就這次的攻頂紀錄。一方面,他們早就完成過聖母峰的攻頂;二方面,我認為他們對山的熱愛遠遠不止於此,他們從未準備在這裡終止他們的冒險,儘管這裡正是世界的頂端。他們一定渴望以不同的方式,用往後的年日,繼續登峰造極。我不相信他們願意停在這裡!但是RH對Doug有多於客戶的個人責任,他想幫助D完成夢想;SF其實也是在為客戶來回奔波的過程中耗損了過多的體力,以致高山症發作。他們比任何人都了解聖母峰,但卻高估了自己作為人的極限,也忘了他們心中所向的聖母峰其實比他們所想的,更深不可測、更難以捉摸、也更殘忍。

 

 

 

 

arrow
arrow

    科隆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