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好電影不少,大賣空和賈伯斯都比一兩年前的同題材電影出色很多,但只有驚爆焦點Spotlight讓我提起了寫電影的慾望。平鋪直述卻深刻動人,是震撼教育,也是這個盲目的時代、墮落的群眾所需要的當頭棒喝。

 

當然,好電影值得分享的部分很多,但我想從"教會失職、媒體失能和群眾墮落"這三方面來討論它。

 

電影主要敘述2002年波士頓環球報針對當地教會神父修士一連串性侵孩童事件的報導,而這一系列實況報導也為這群秉持著良知、敬業的新聞從業人員贏得了普立茲獎。至於這樣真實的報導究竟改變了甚麼?是教會體制?還是群眾讀者知的權利?受害者得到安慰了嗎?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失職的教會》

故事發生在2002年,其實這幾年,無論社會大眾關心與否,讀者對於天主教會的這類醜聞還是時有所聞。電影中,波士頓環球報的主編明確指出,他要的不是新聞個案,而是必須揭露整個教會體制(System)問題所在;另一位在電影中未曾露面、專攻施暴教士心理狀態與性侵現象研究的資深諮商師則特別提到天主教會"禁慾主義"下為數眾多但始終不得浮出檯面的闇黑存在。根據這位前修士、諮商師所提供的數字,施暴教士占天主教會所有神職人員的6%,這迫使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們原先獲得的線報,並進一步發現:原來施暴人數遠遠超越本來所掌握到的數字,甚至是十幾倍之多。這同時也殘酷地意味著:其實受害者的人數更是不僅於此。

 

(一)禁慾主義?

天主教會體制究竟有甚麼問題,我想這不是旁觀者空口說白話就能一言蔽之的。(儘管我對於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必須獨身、教會對童貞女瑪麗亞的特別高舉、和透過神職人員禱告代求和赦罪這類不同於基督教會的"傳統"一向持保留態度。)不過就個人對聖經淺薄的認識,我還是認為守獨身是上帝對少數人特別的呼召,聖經中除了耶穌和保羅等少數人是事奉大有能力的獨身者,彼得和其他為數眾多的使徒和信徒其實都有婚姻和家庭,同時也大大被上帝使用。使徒保羅在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七章也說個人「守素安常」就好,「有妻子纏著就不要求脫離,沒有妻子纏著就不要求妻子」。由此看來,聖經對於獨身或婚姻,其實並沒有優劣高下的絕對標準,倒是上帝早在伊甸園裡就為亞當預備了配偶。

簡單一點來說,守獨身、終身守貞,基本上有相當難度的,因為違背上帝所造多數人對性的渴望;但也不是不可能,因為上帝確實給了特定少數人特別的呼召,是蒙召要守獨身、專一事奉教會的。但,是不是像天主教這樣,所有神職人員都非守獨身、不然不可從事神職一樣?恐怕禾場的需要遠遠大過於那些真有獨身恩賜的人們呢。這樣看來,基督教的牧師傳道能夠按聖經教導結婚嫁娶,倒是比較符合人性,遠避禁慾主義所帶來的試探,現實上也容易運作得多。

不過,如果禁慾會直接導致性變態,那不只是天主教會,恐怕佛X山、少X寺這類情事應該也少不了,但卻為什麼偏偏只發生在天主教會裡?這恐怕是個極端複雜、且因為從未透明公開所以不得其門而深入研究的棘手課題了。

 

(二)是寬容饒恕還是包庇縱容?

電影裏頭提到天主教會高層對神父修士性侵孩童的事件早有所聞,卻只是採取調職、和解等虛與尾蛇的手段息事寧人,完全不符合公義。表面上是對神職人員的恩典寬恕,實則是包庇縱容,致使同樣的悲劇不斷在各地教會輪番上演。漠視受害者的處境,只圖教會名利雙收全身而退,這也完全不符合聖經教導"愛神愛人"的原則。

不僅於波士頓當地,在普世教會中,是否也常有那種是非黑白不分、一切僅以"恩典"帶過,忽視真理和公義、似是而非的教會文化呢?

 

(三)是恩典流通還是悲劇重演?

答案當然是悲劇重演,但,為什麼?又如何發生?

劇中女記者訪問一位曾被控告性侵男童的神父,他坦蕩地承認所行,並侃侃而談自己也曾經在孩提時被神父性侵。那麼他又是如何成為一位性侵孩童的神父呢?百分之六的巨大數字,以及研究數據對施暴神職人員的心理狀態評估(他們每個人對性的概念都病態地只停留在十二三歲)......,教會體制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導致這樣的醜聞就像陽光下沒有新鮮事一樣稀鬆平常?

 

《失能的媒體》

2002年的波士頓環球報在當地顯見是具有相當規模和公信力的媒體,不知在網路媒體肆虐、傳統報社式微的今日又是如何,但波士頓環球報和驚爆焦點Spotlight小組確實讓人看見了新聞從業人員的良知和使命。

他們在意事實,儘管那是在教會強權下極力被湮滅塗抹的殘酷事實、是人們沒有興趣、教徒不願面對的事實。

他們為弱勢發聲,是的,這些受害者早在他們成為受害者之前就是社會既有的弱勢族群,沒有燈光、沒有能見度。

他們挑戰體制,儘管體制行之有年,更別說天主教會的歷史和對這個國家與社會的掌握和影響力。

他們改變世界,儘管改變世界不一定是這群新聞從業人員的初衷,但他們確實掀起了更新的波瀾。

今日的媒體呢?我們的媒體呢?在PTT上找新聞、在雪地裡插體溫計、國文最爛的去新聞系、錯字連篇、標題殺人法,這是誰的錯?

 

《墮落的讀者》

失智的讀者喜歡點失智的新聞,於是養大了失能的媒體;而失能的媒體又創造出失智的新聞,茁壯了失智的讀者。這是我們的社會現況。

網頁上充滿了:"當甚麼人發生了甚麼事然後說了這句話,讓所有人 驚 呆 了"的標題,到底是誰驚了又是誰呆了?失智讀者所貢獻的點閱率又再次鼓舞了媒體繼續失能。

我看二十年前的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原來除了黃大洲、陳水扁和趙少康,竟然還有提得出像樣問題的媒體人!這我才驚呆了!原來媒體人是應該有功能、有眼光、有見地的!是媒體先失能還是讀者先失智,這恐怕是個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但這確實是個問題。

如果一個社會重視事實,那我們就會把資源放在追求事實上;如果一個社會只追求小確幸,那我們恐怕只配得到那些不痛不癢不知道也不會死的八卦消息了。

 

《關於電影本身......》

這部電影有很好的編劇和演員,而且難能可貴地和史實相去不遠。只根據電影來批評教會不夠公允,不過這個議題現在連教宗都不能迴避了。

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原有的背景和立場,新來的主編真的是因為自己的猶太背景才決定徹查天主教會的醜聞嗎?當年對這則新聞視而不見的小記者現在清醒了,鳥人麥克基頓是整個焦點團隊能夠抽絲剝繭步步為營終成大局的推手,甚至是那些如今拿錢辦事的大律師都曾經順從過自己的良心。

電影很簡單,就是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就像一條條細小的線,看似可有可無,卻終究凝聚出一股揭開糖衣的驚人力道。這個故事,值得我們認識。

(真人版的驚爆焦點新聞小組,演員和本人真的好像!)

 

 

arrow
arrow

    科隆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