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音樂會剛結束,臉書提醒了我在去年此時發出的貼文,
貼文雖然是舊的,但是心意和想法卻未隨著時間改變。
把文章傳給學生家長,意外得到寶貴的回應,
在此和學音樂、喜歡音樂的讀者聽眾們分享。
【我】
寫在師生音樂會之後: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台的一本書,
最近沒有龍太后的消息,
那就借用一下她的書名好了(?)
音樂會結束之後,
有家長說看到他家孩子的手在台上一直抖,
因為緊張所以沒發揮好。
其實我覺得他拉得超好,
音比平常清楚比平常準不說,
查爾達斯一拉完立刻滿場爆掌聲加尖叫聲耶!
但是我懂,懂你的手抖,
因為老師我從國中開始就是牙齒抖、膝蓋抖、連寒毛都在抖~
看到這些孩子,
我覺得他們比我都有前途。
中班、二年級,老師我那時候根本還不會拉琴;
四年級、國三,老師我當年可拉不了這麼難的曲子。
昨天還有個孩子在台上紅了眼眶,
因為爸爸帶姐姐去考會考了,
他一個人勉力站上了舞台,
可是還是好緊張好緊張。
下台之後,邊排隊領點心邊跟我說:
"老師,我想再拉一次,因為我覺得我還可以拉得更好。"
孩子,我太懂了!
老師我下了台,十次有八次正是這個想法!
我真的很想幫你抹去這個討厭的紀錄,
那現在先吃點點心吼~~~
音樂會結束之後,我想起我的小時候。
我的老師跟我說:"學生都會像老師"。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我的鋼琴老師一個嚴謹、一個寬闊,
我的中提琴老師瀟灑不羈,
而我,到底是像到...叨位啊XDDD
我的鋼琴老師,同時也都是最會說故事的老師。
在台灣還不流行解說式音樂會的時候,
我的老師們就是引領潮流的說故事大師了,
所以我今天也很愛在音樂會上說故事。
我不知道我能說得多好,至少不像我的老師那麼好。
不過昨天,我看到台下我媽從頭到尾笑得合不攏嘴,
她可是那個從小嫌我拉琴沒前途、笑起來難看、
長大又嫌我長得胖的我老母啊!
老母音樂會後整個消失無影無蹤,
只來了一則簡訊,告訴我我很幽默,音樂會輕鬆又愉悅,
有孩子跟我學了六年之久,不容易。
我知道我老母看著我一本一本的伴奏譜行雲流水地彈、
一個孩子一首曲子如數家珍不必看稿地說,
她覺得她三十年的投資,值了。
(可能坐公車回到家又後悔XD)
今天收到家長的簡訊,
說小孩都好愛我,其實我也是(羞~)
還收到尊敬的花老師的溢美之詞,
說小孩的手型都好好(羞~),
其實是手型不好的照片我不想放XD
我覺得我是有福的!
做了十幾年的工作,我才終於慢慢上手;
從小作的音樂夢,慢慢開始成真了。
我知道自己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放心拉琴。
學音樂沒有無痛分娩可以打,
但其中的喜悅滿足也是無法估算的。
我也知道自己學著說故事,
無論是莫札特的故事還是我學生的故事,
都讓大人們更認識音樂、更認識自己的孩子。
謝謝上帝使用我,作我一生熱愛的事。
如果有驕傲的媽媽,那我就是唱邱的老師了!
學音樂的路很長,孩子,你慢慢來。
【我的學生家長】
她是三個孩子的媽,
孩子分別是國中、國小和幼稚園。
與夫婿皆畢業於音樂系,
現為台北市國小教師、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
「我覺得,孩子像老師,是成功的;
若是一個老師可以依照孩子的特質,教出不同特色的孩子,
那層次又更高了!
從我們家三個小孩,還有每次音樂會學生的表現來看,
我真的覺得您是個成功又因材施教的老師。
這次上臺前,
老二技術與背譜的卡關、老三音色的修正與調整,
老師都付出了心力教導。
老大這個國中生,
老師每次替他選的曲子是容易表現,也有技巧練習,
卻又不讓弟弟比下去的曲子,
這些用心,我和爸爸都深深感激。
老二在音樂會完後開心的說:
大家拉的曲子我都有拉過耶!
而我也趁機跟他說:
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和媽媽希望你要背譜、多參加比賽的原因。
我想,堅持是辛苦的,練習絕對不開心,
但跨過了這個關卡再回頭看,
那樣的快樂與滿足與自我肯定,
是人生中最豐富的資產!
謝謝老師,給了我們孩子這樣的機會,
我會和孩子繼續加油。」
充滿了感恩。
明年,我們來拉室內樂~~~